中新网广州12月4日电 (张璐)第十七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分论坛——广东高质量发展及港湾合作论坛于4日在广州举行。广东省相关部门领导及高校和企业界代表围绕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探索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新路径展开讨论,建言献策。
12月4日,第十七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分论坛——广东高质量发展及港湾合作论坛举行。 张璐 摄
“2023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为9.6万亿元,同比增长4.5%,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伟如是说。
据悉,海南和广东正积极探索相向发展,2023年6月,两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相向发展工作机制及定期会晤、会商机制。
朱伟说:“两省未来还将全力提升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水平,提升琼州海峡两岸的交通、能源等设施互联互通能级,提升跨界通道能力、效率和安全性;在产业合作方面,将深化广东与海南在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现代物流、海洋经济、投资基金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共同谋划重大合作平台,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路径,在琼州海峡南北两岸规划建设琼州海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为广东与海南相向发展的集中承接载体。”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杜兰认为,海南自贸港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政策优势,可以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在海南聚集,粤港澳大湾区则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两地可在相关领域形成良好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要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和社会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互信与合作,加强互学互鉴;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海南自贸港融入大湾区互联互通的交通圈和“数字湾区”;拓宽产业合作领域,旅游业方面共同打造“一程多站”式世界邮轮、游艇高端旅游航线,推动医疗健康、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合作,加强高新技术产业链协同发展和深度融合。(完)
中新网北京12月4日电(张钰惠)近日,知名乐团五月天被质疑演唱会假唱一事引发网友及歌迷的广泛讨论。B站UP主麦田农夫发布三条鉴定视频,指证五月天在演唱会现场假唱,其中一条视频鉴定了11月16日上海演唱会的12首歌曲,结果为5首歌曲假唱。
据媒体报道,五月天上海演唱会的原始视频、音频,目前已提交属地文化市场稽查部门,有关部门将对提供的音视频内容进行科学的测评分析,并公布调查结果。
什么是假唱?演唱会假唱涉嫌违法吗?……对此,中新网对话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北京市蓝鹏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律师张起淮,作出相关解读。
资料图:五月天演唱会北京站现场
“对口型”与“半开麦”
张起淮告诉中新网,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假唱是指演员在演出过程中,使用事先录制好的歌曲、乐曲代替现场演唱的行为。
对此,张起淮表示,假唱也叫做夹口型、对口型,指歌手于现场表演时播放预录歌曲,并以实际上未发声的唇型配合。
至于一些网友所猜测的五月天在演唱会现场“半开麦”,张起淮指出,半开麦是指有一部分假唱,一部分真唱,录音室版本的声音被称为“垫音”,艺人现场跟唱被称为真声。伴奏有原唱,歌手在唱的时候比较省力,效果也比较好。而“全开麦”则指的是真唱。
演唱会假唱涉嫌违法吗?
张起淮认为,即使是半开麦,也并不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只要有半点不是真唱,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尺度有多大,都属于违法,因为卖的就是‘真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年修正)》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消费者知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张起淮指出,假唱带有欺诈性质,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另外,张起淮还向中新网介绍了国外相关法律规定。他谈到,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于1993年实施唇形假唱法,该法规要求,每当歌手计划假唱时,就向消费者披露演唱将用预先录制的音乐同步而不是现场演唱。
法规要求,该披露由音乐会主办方、场地以及票务代理做出,当主办人知道表演者的全部或部分声音是预先录制的时,有义务进行披露,必须向场地和所有人员发出书面通知,售票员出售演出门票时也要告知。
若被判定为假唱,将承担何种责任?
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张起淮表示,若被判定为假唱,观众可以起诉相关单位,要求赔偿。赔偿的主体包括主办方、场地租赁方和票务销售方,如果演员没有告知主办方、承办方,由演员负责因假唱造成的后果;如果演员已经告知,则主办方和承办方应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中新网梳理发现,《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演员不得以假唱欺骗观众,演出举办单位不得组织演员假唱。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为假唱提供条件。演出举办单位应当派专人对演出进行监督,防止假唱行为的发生。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假唱欺骗观众的,为演员假唱提供条件的,对演出举办单位、文艺表演团体、演员,由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布;演出举办单位、文艺表演团体在2年内再次被公布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个体演员在2年内再次被公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以假唱欺骗观众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为演员假唱提供条件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据公开报道,2009年9月19日,在黄圣依个人演唱会现场,四川省文化市场稽查总队与双流县文体局发现歌手方梓媛与殷有璨在独唱或与他人合唱中涉嫌假唱,随后对方梓媛、殷有璨分别给予5万元行政处罚。据悉,这是国内首起假唱受查案件。(完)